中國企業債務飆至12萬億美元 或將超越美國
發布時間:2014-02-28
經濟下行或進一步考驗高投入、高負債的發展模式。昨日,標普發布數據稱,截至去年年底,中國非金融類公司的債務總額共有12萬億美元,為GDP的120%。對此,南都采訪了多位金融界人士均認為,在當前經濟下行階段,企業負債規模仍維持較高的增長,而隨著國內流動性趨緊,融資成本升高,部分產能過剩行業或出現違約。
年底或將超越美國
標普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中國非金融類公司的債務總額共有12萬億美元,為G D P的120%。并預計今后兩年里,中國非金融機構的企業債券市場規模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此后規模還會超過美國和歐元區之和。其中,到2014年底,中國非金融企業持債規模將為13.8萬億美元,美國為13.7萬億美元。
事實上,在高負債的基礎上,目前企業債規模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對945家大中型上市公司的研究報告顯示,這些公司的債務從2008年12月到2013年9月暴漲了160%,從1 .82萬億元增至4 .74萬億元。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在各個行業中,中國電力和建材企業是所有行業中杠桿最高的,截至去年9月底,這兩個行業的債務均是股權的兩倍。
而就在企業大規模舉債的同時,今年中國迎來兌付高峰。今年年初,發改委就曾表示,2014年是企業債券償債高峰,預計將有1000億元城投債券到期兌付。
產能過剩行業或爆發違約風險
對于高峰兌付,發改委曾表態,將允許平臺公司發行部分債券對“高利短期債務”進行置換,以低成本債務置換高成本債務,延長還款期限,降低融資成本,以確保不出現“半拉子”工程。
實際上,今年以來,中國企業債務安全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步入2014年以來,各類債務風險事件偶有發生,如春節前后以來,在信貸領域,出現多單信托產品兌付危機,而本周以來,銀行收緊地產貸款也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一直以來,中國經濟以高投入、高負債的模式維持高增長,在以往,高增長掩蓋了高負債帶來的問題,而隨著經濟增長放緩,經濟增長、企業盈利能否承擔高負債成為考驗。
國海證券債券研究員高勇標昨日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則表示,目前看,城投債的債務安全問題由于具有政府背書,問題不大,但是民企,以及產能過剩的行業,如鋼鐵、造紙等負債問題出現違約的可能性較大。不過,劉東亮認為,從年初以來,中誠至金一號信托沒有打破剛兌,有神秘買家接盤等事件看,在信用風險暴露初期,政府有動力將風險壓下來,但政府能在多大程度上兜底兌付危機,需要看中央態度。標普的報告認為,出售資產和收購兼并將可能成為更多企業避免違約的選擇。
渤海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