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里: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資訊

行業資訊

環首都經濟圈的“虛”與“實”

發布時間:2012-02-04

1月初,“環首都綠色經濟圈”再次成為河北兩會代表們熱議的話題之一。

  環首都經濟圈的概念始自15個月前,隨后又被改為環首都綠色經濟圈。201010月,河北省政府《關于加快河北省環首都經濟圈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正式出臺,提出了在規劃體系、交通體系、通信體系、信息體系、金融體系、服務保障體系等6個方面啟動與北京的“對接工程”,在北京周邊的十余個區縣,建設高層次人才創業園區、科技成果孵化園區、新興產業示范園區、現代物流園區,以新興產業為主導的經濟圈。

  環首都經濟圈的高調出爐,立即讓房地產商如獲至寶,一系列美好的“對接工程”尚未浮出水面,環京貧困帶的房價卻已先聲奪人地“發展”了起來。香河、固安等區域的樓市飛速發展,每平米售價一度上摸8000元,而離京最近的燕郊的房價更是突破了萬元。河北房地產業去年一年的發展進度,相當于此前幾十年的進度總和。

  “環首都經濟圈承諾的所有規劃都不見蹤影,只見房價往上漲。”“房價倒是向北京看齊了,可我們的收入還是河北的啊,我們越來越買不起房了!”河北人面對飛奔的房價和停滯不前的生活水準,頗有微辭。

  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曾經被熱炒的環首都經濟圈仍然停留在理論階段,有人指出“省委意見不一,北京不配合,中央也不支持”,“地方官員為了造勢進行了太多承諾,而不是先著手改造極差的軟環境和配套設施”,更有甚者將其形容為“只有地方政府、開發商、投機客三方參與的博弈”。

  那么,環首都經濟圈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圈:是一個只停留在想象層面卻不具備具體可操作性的虛擬之圈?還是一個能實實在在帶動京津冀共同發展的經濟圈?

  河北:雄心勃勃

  7年前,河北唐山附近的灤南縣賓館里,住進了幾個行蹤神秘的人,他們租了一條船,到當時還荒無人煙的渤海小島——曹妃甸轉了一圈,什么也沒說就走了。這一舉動引起了當地警覺,經盤問,方知“神秘人”是首鋼的。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工業搬遷項目,就此拉開了帷幕,也為環首都經濟圈戰略的構想提供了第一個腳本。

  2005218日,國家發改委做出關于首鋼搬遷到河北唐山曹妃甸島的批復。對于河北省而言,首鋼的到來,意味著一座鋼城、一座石化城憑空而起,直接帶動了河北的經濟發展;而對于首鋼來說,首鋼一直都想發展,但是被限制住了,而曹妃甸項目則是一次機遇。

  7年過去了,首鋼的這一項目自2009年投產至今,凈虧損已超過50億元。但這并沒有阻礙雄心勃勃的河北省關于環首都經濟圈的戰略構想。河北有32個貧困縣272萬貧困人口環繞著北京,這一戰略無疑為消除這條環京貧困帶的提供了最佳時機。

  有人擔心,環首都綠色經濟圈中,對經濟圈前冠以“綠色”的限制,會對環首都地區的產業發展帶來限制。河北省政協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王金洲坦承,這確實會在某種程度上制約產業發展,但環首都地區現在也是寸土寸金,要提高門檻從而限制一些產業,把土地資源都留給高端項目。

  “北京已完成從聚集到擴散的過程,環首都經濟圈就是要吸引高端要素,發展高端產業,”王金洲說,“把環首都區位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打造新的增長極,徹底消除貧困帶,帶動經濟社會發展。貧困帶消除的速度取決于環首都經濟圈推動的進度。”

  河北省的這一戰略獲得了不少專家學者的支持。北京市社科院經濟所所長趙弘認為,“環首都綠色經濟圈”的建設,可以使北京與環首都經濟圈的城市和區域之間實現優勢資源的強強對接,在更大范圍、更大空間尺度上來謀劃首都及周邊區域的整體發展,形成以首都中心城市帶動、區域中心城市支撐、腹地區域共同發展的城市群,成為我國轉變發展方式的示范引領區。

  新加坡邦城規劃顧問有限公司副總裁白巖指出,環首都經濟圈勢在必行,原來北京具有虹吸作用,把人才、資金都吸到了北京,現在首都已經不堪重負了,需要外溢,就需要各個開發區、產業區配合承接這些溢出。“中心城市能力越強,就越要有強大的腹地來支撐。”白巖說。

  北京:反應冷淡

  繼奧運會之后,北京面臨人口暴增,交通擁堵,產業急需轉移升級等等困局,北京要成為一個世界級的大都市,需要更廣闊的腹地。而推進提出多年的京津冀一體化,不失為一個疏解困局的良策。河北省,被認為是北京的最好幫手之一。

  世界上許多國家均設有首都經濟圈,如東京、倫敦、巴黎等,都有自己的大都市圈,這些都市圈不僅是國家的政治和經濟中心,也是國際金融、商務、文化及信息交流的中心。同時,依托首都經濟圈建設促進首都城市國際化進程,并使之成為首都邁向世界城市的重要空間基礎。

  2011年年初,北京規劃部門開始與河北省政府、部分城市地方政府頻繁接觸,共同規劃京津冀城市群。3月,“十二五”規劃正式出臺,首次提出了“首都經濟圈”的概念——“推進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區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打造首都經濟圈”。

  雖然“首都經濟圈”和“環首都經濟圈”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內容卻有著天壤之別。前者已進入國家發展戰略,而后者還僅僅停留在地方政府層面。河北省提出環首都綠色經濟圈,就是要與首都緊密結合起來,服務首都、借力首都、對接首都、融合首都。

  目前,北京已在交通和人才等多方面與河北開始了聯動。北京市規劃委主任黃艷在2012年北京“兩會”期間透露,在首都第二機場建設的推動下,京津冀都市圈建設將于年內正式全面啟動。河北廊坊現已被納入北京市軌道交通規劃,北京地鐵M6線、輕軌L2線已為對接燕郊、廊坊做好了預留條件。此外,在人才、教育、醫療等資源的共享上,北京也與河北開始了聯動。

  河北省制定的“五帶環北京”的規劃也有了新進展,省政府計劃融資200億元全面對接北京通信等基礎設施,以期盡快實現固定電話區號010在規劃中的14個縣市全覆蓋,實行交通、通訊和基礎設施京冀一體化。

  不過,河北還是感覺到,北京對河北的主動對接反應冷淡。在河北提出建設京東、京南、京北三座新城承接北京人口時,北京方面將重點放在了自己區域內的衛星城建設上。同樣,因首都第二機場橫跨北京大興區和河北省固安縣地界,北京方面曾試圖將固安縣劃入北京管轄,但河北方面一直沒有明確答復。

  清華大學區域與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施祖麟指出,GDP考核、財權分配等問題是阻礙京、冀合作的深層次矛盾。

  如何打破壁壘

  王金洲指出,建環首都綠色經濟圈不僅要有規劃、政策、對接等支持,還要建立完善工作推進、利益共享、生態補償等三種機制。“目前行政的力量大于市場的力量,靠市場無法構建這個圈,只能靠行政來推動”。

  “只有在國家發改委建立這樣一個協調機構,才能夠真正打破各種壁壘,讓各種先進生產要素能夠自由流動起來。”河北省常務副省長趙勇說。

  施祖麟則建議“最好由國務院副總理來負責”,他認為不僅首都經濟圈的城市群,全國各城市群都應該成立相應的協調機構,統一協調區域發展。

  韓國首爾的發展或許值得中國借鑒。據首爾研究院主席金尚范介紹,韓國的首都圈經濟區此前也是這種地方政府之間自律協議似的溝通狀態,但很快發現,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需要在國家層面上才會得以有效解決。2009年,韓國設立首都圈廣域經濟發展委員會,三地市長(知事)擔任共同委員長,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按照比例承擔相應的費用。這個委員會有強制執行的權利,之前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而停滯不前的事情,由此得以推進。

  但也有專家對采取行政手段構建經濟圈的做法持謹慎態度。

  眼下,雖然環首都經濟圈的規劃還沒有最后敲定,但各路嗅覺極其敏銳的資金早已聞風而動,“我們有的縣委書記說:就像做夢一樣,沒想到這么短的時間內項目紛至沓來,應接不暇,說明有巨大的市場動力和需求。”趙勇說。

  經濟未動,房價已先上。“這個規劃出臺的目的絕不是讓‘房價先大’,而是為了促進這些地區實實在在的發展,扎扎實實的產業互補,讓這些地區的百姓有更為富足和便利的生活”,河北省政府官員一再強調。

  “從民生角度考慮,這個概念是好的!但我們是不是要把步子邁小點,走穩點,欲速則不達,否則就不是緩解北京壓力,而是增加北京的壓力了!”飛漲的房價讓河北當地人感覺,環首都綠色經濟圈更像一個緊箍咒,喊聲越大,民生就被束縛得越緊。

 

返回列表

上一篇:年報披露大潮將至 多家建筑類上市公司發布業績修正預告
下一篇:2012年房地產金融的空間何在

日本丰满的少妇视频一级,久久精品伊人久久精品,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激情综合,精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入口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 |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白丝袜 | 日韩AV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 午夜精品国产自在 | 亚洲少妇久久网 | 亚洲精品第一在线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