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里: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資訊

行業資訊

坦贊鐵路被稱為新中國海外建設的“原子彈”

發布時間:2013-03-27

1976714,中國援建的坦贊鐵路全線正式通車,標志著新中國最大對外援助項目的全面完成。沒有辦法用簡單的語言來描述坦贊鐵路的修建在新中國的巨大影響,雖然現在的坦贊鐵路設施破敗不堪、運營舉步維艱,但在當時卻震動了國際政壇,影響深遠。用當年坦桑尼亞總統尼雷爾的話說,這條鐵路的建成“等于爆炸了一顆‘原子彈’”。

  當年,坦贊鐵路的修建成為向國內外推廣中國政治影響力的重要名片,“文革”時期,整個中國曲藝界萬馬齊喑,但1972年的《友誼頌》幾乎是唯一通過審查的相聲作品。而其內容正是表現中國工人前往非洲修建坦贊鐵路的情形——“非洲兒女多壯志,定叫鐵路跨河山”。

  如今,坦贊鐵路的修建已經成為中國人最重要的文化記憶和文化遺產,對中國人非洲印象的形成和中非關系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

  新中國走向國際舞臺的巨大決心和收獲

  1970年,當第一批中國建設者乘坐“建華”號遠洋客輪,從廣州出發在大洋上顛簸14天抵達達累斯薩拉姆時,整個城市都沸騰了。但早在這之前的1965218,當尼雷爾總統與中國領導人劉少奇、周恩來、陳毅等會談時得到中國答應幫助修建鐵路的信息時,就曾經當場“興奮地不能喘氣了”。

  1965年初,毛澤東主席拍板決定幫助剛剛獨立不久的坦桑尼亞修建第一條鐵路。在這之前,坦桑尼亞已經向美國、德國等西方國家求援修建鐵路都遭到了拒絕。因此,在來中國求援的時候,他們帶著惴惴不安的心情來小心試探的。但在國內經濟還很薄弱的情況下決定投入巨資援建坦贊鐵路,卻也并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決定的作出很大程度上和新中國的外交戰略有關。

  雖然擺脫了帝國主義國家壓榨和控制的非洲國家需要蘇聯、中國等國家的政治支持,但中國也需要非洲國家的支持走向國際舞臺。

  1958年底,中國與非洲國家陸續建交,建交前幾個月開始援助中小型工業項目和農場以及糧食。坦贊鐵路工程接近尾聲時,鐵軌告急,中國二話不說,將本國急需的鐵軌運去,保證了按時完工。這樣傾其所有的例子幾乎遍及受援國。中國曾無償為非洲國家建造了20多座體育場館。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說:“要想看中國最好的體育建筑,請到非洲去。”截至1966年,中國援非金額累計已達4.23億美元。

  當然,這樣的“無私援助”,也換來了政治上的巨大回報。1971年中國得以通過“中國重返聯合國案”。聯署議案的23個國家中17個為新獨立的非洲國家。

  毛澤東事后評論說,“這是非洲黑朋友們抬我們進的聯合國”。所有對非洲的援助中,“坦贊鐵路”起到了最大的示范作用。10億人民幣30年的無息貸款,在金融上等于白送;數萬名中國工人和技術專家,其中還有66人葬身海外。

  即使有很大的困難,作為大國的中國還是依然決定投入了這個前景莫測的巨大工程。高峰時期,有1.6萬名中國建設者和5萬名“黑朋友”一起,打造這條世界上建設和運行環境最惡劣的鐵路。1967年簽約,1968年開始勘測,1970年動工,1975年竣工——比計劃提前2年完工,這與同樣意義重大但一再推遲工期的南京長江大橋工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中國政府有意把這條鐵路建設成與阿斯旺水壩相媲美的社會主義援助項目——當美國人放棄之后,蘇聯人為埃及人建設了阿斯旺水壩,并于1971年投入使用。而根據當時的國內宣傳,中國人援建的“坦贊鐵路”,則是在美國人、蘇聯人都覺得“不可能”的前提下完成的壯舉。

  中國人與美國人的技術較量與道德競爭

  中國援建的坦贊鐵路引起了西方國家媒體的高度關注。1970年,工程正式開工不久,一位西德《明星》雜志記者在坦桑尼亞見證了正在非洲大地展開的一場中國人和美國人之間的技術較量和道德競爭。他在《明星》雜志的報道先后轉載在了香港的《七十年代》雜志和中國的《參考消息》報。

  當時,在中國援助建設坦贊鐵路的同時,美國人則在建設一條差不多和鐵路并行的公路。這位現場目擊者說:中國人和美國人正在東非洲進行一場艱苦的決斗。一個正在建造一條長達1800公里的鐵路,另一個則在建一條900公里的公路。兩條路都應該在六年內完成。

  然而,今天可以確定一點,中國人已經毫無疑問地占了上風。他們的鐵路工程較原定計劃提前了一年半;相反的,美國人落于他們自己計劃數個月之后。雙方——中國人與美國人——都認為非洲人要對兩種完全不同的工作結果負責。

  在姆貝亞鐵路施工地點的中國負責人先生說:“我們的工作所以能如此順利地進行,我們得首先感謝坦桑尼亞與贊比亞參加建設的勞動人民與他們兩國政府。”美國公路建筑公司在坦桑尼亞的經理人沃爾什則說道:“我們的工作所以落后,最主要的是因為那些可惡的黑人不斷把我們的機器開壞了。”

  當北京提出要支持建造這條鐵路時,西方的專家都是半信半疑的。一個在坦桑尼亞的外交官在1970年曾經嘲笑地預言說:“假如第一輛火車在1980年能夠行駛的話,就算中國人運氣好。他們不了解黑人。‘工作’這個字對黑人而言是個陌生的字。這一點毛澤東也無法改變。”但坦贊鐵路工地上的事實證明,中國人把這個預言打破了,參加鐵路建設的不只是中國人,還有更多的非洲人。中國人在實際工作的每個環節中訓練與培養非洲人,和傲慢的美國人相比,客氣有禮的中國人讓非洲人即使工作繁重也依然興致勃勃。

  這條鐵路有11500公里長,再加上一些支線共長1860公里。這個長度相當于從德國的漢堡到意大利的那不勒斯。鐵路貫穿非洲未開墾的地區,大多還是人跡未至的區域。“為了減輕非洲朋友的負擔”,中國人在他們所到之處生產了大部分他們所需要的糧食。當他們穿過荒野地區時,他們就開墾出新的菜園,養雞和養豬,沒有這些他們自己生產的糧食,坦桑尼亞可能根本無法養活這些龐大的外來人口。

  中國人在工作之外日常生活的簡單和對道德約束的嚴格,給外國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在與同樣是援非的西方人進行比較時顯得更是高尚。中國人住在帳篷里、木房子里或者簡單土磚造的房子里。這些磚都是他們在當地自己制造的。一個房間里放四、六或者八個雙層床。無論是鐵道工人、機車頭司機或者組長也好,都住在同一個房間里。1968621周恩來總理接見坦桑尼亞總統尼雷爾時說:“我們的技術人員同當地專家、個人一起勞動,不能特殊化,這很重要。如果發現我們的工作人員有特殊要求或干涉你們內政,請你們立即告訴我們使館把他調回。”

  一位坦桑尼亞政府宣傳部的官員對這位德國記者說:“如果美國人或者歐洲人來這里建一條公路,我們以后可以從那些混血小孩子的皮膚認定,那些外國人以前的營地在哪里。”但在中國人的營地,這位記者看到在墻壁上貼的是毛澤東像與語錄,沒有一張裸體女人的照片,甚至很少看到有關個人的照片。中國人的住處看不到有非洲人在那里當廚師或傭人,到了晚上,中國人不去附近的村莊尋花問柳,他們下中國象棋、打乒乓球籃球,偶爾看中國電影。好些中國人來非洲已經好幾年了,回國休假最多每兩年一次。從羅馬尼亞到坦桑尼亞工作的工程師伊沙克說:“除了工作、吃飯、睡覺之外,中國人不做別的,他們怎樣能夠這樣生活,對我而言真是一個謎。”

 

返回列表

上一篇:評估報告顯示我國空氣質量好的城市僅占一成
下一篇:4家中國建筑企業入圍《財富》中國社會責任榜前50

日本丰满的少妇视频一级,久久精品伊人久久精品,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激情综合,精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入口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 日韩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视频 | 亚洲AV日韩AⅤ综合手机在线观看 | 亚洲aⅴ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在线 | 先锋AV资源手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