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里: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資訊

行業資訊

關注建筑審丑風潮 公眾對“視覺被暴力”說不

發布時間:2013-01-16

《江南Style》火遍全球,正當民眾質疑其是審美還是審丑時,建筑界的審丑轟然來到——日前,由某建筑網站評選的中國十大丑陋建筑出爐,緊接著陳芝麻爛谷子一股腦兒地都翻了出來,比如早前的“秋褲”、“比基尼”,后來的“大鐵圈”等等,有關建筑的熱議泛濫開來。

  在建筑評價方面,專業評價重視內在、材料、建構和體驗以及建筑思維的創新性,大眾評價重視外觀、風格、色彩和寓意。在傳播中,大眾的評價似乎更“引人入勝”。因此,蘇州網友和當地有關部門才如此發問:明明像一扇門,為什么大家非得說它像條秋褲?還是低腰的。

  從評價到審丑,人們開始不惜以最壞的惡意揣測表面光鮮的事物,因為審丑是對“假美”麻木之后的過度補償。

  關鍵詞一:知丑

  丑的根源:有爭議才有價值?

  “標準化的建筑會讓城市失去個性,而拒絕平庸、挑戰傳統,用奇特造型沖擊公眾視覺的建筑設計必然會引起爭議,有爭議自然就有存在的價值?!鄙现埽晃辉O計師如此對記者表示。他認為:“關注度已經成為建筑擁有者和設計者共同的追求,顯然,這種追求很容易傷害到公眾?!北热缰袊畛蠼ㄖu選中的佼佼者:“福祿壽大樓”、“酒瓶樓”等就是這樣的典型,它們粗暴地考驗著我們的專業底線和市民的視覺底線。

  曾經,美國CNN旗下的生活旅游網站評選出全球最丑十大建筑,沈陽方圓大廈名列其中。CNN生活旅游網站認為,方圓大廈試圖融合東西方風格,但看起來并不和諧。然而,在2000年威尼斯世界建筑設計展覽會上,它卻是亞洲唯一獲獎作品,得到了世界上最具創意性和革命性的完美建筑的美譽。

  出生在法國波爾多的保羅·安德魯,因設計巴黎戴高樂機場候機樓而一舉奠定了在建筑設計界的地位。

  說安德魯先生是爭議建筑師中的“戰斗機”,是因為他的設計多次出現問題。戴高樂機場2E候機樓坍塌,還有在設計中存在能耗巨大浪費等問題。當然,他能在中國引起廣泛關注,還是因為把中國國家大劇院設計成為了一個“巨蛋”?!熬薜啊狈桨笍拈_始采用到大劇院整體落成,爭議就此起彼伏,直至今天爭議仍沒有平息。但這一爭議卻使它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大大增加。

  最近,當房地產大亨潘石屹在微博上得意地曬出銀河SOHO的照片后,又引來一片爭議聲。一些網友“吐槽”,銀河SOHO放在長城腳下我會說前衛,放在浦東我會說現代,放在北京市中心就是個土包子。而喜歡的人認為,它流線型、參數化的設計給人帶來耳目一新的視覺體驗。

  又一個世界上大名鼎鼎的建筑師用她獨特的建筑語匯深深地把“解構主義”刻印在有著數千年歷史的北京。她就是第一位獲得普利茲克建筑獎、但又飽受爭議的英國女建筑師扎哈·哈迪德。

  人們對扎哈的批評集中在她一味追求另類,破壞和諧。扎哈說她根本就不相信建筑物之間存在和諧,而且現代社會應該允許多種理念的共存,允許人們用不同方式去解讀城市化。

  形狀扭曲的米蘭寫字樓、螺旋式排列的巴塞羅那大學和會議建筑、2012年倫敦奧運會建筑、極富空間流動性和導向性的銀河SOHO,扎哈·哈迪德這個名字在設計界幾乎達到了無人不知的程度。在她3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批評與質疑一直伴她左右。在甚少有女性出現的建筑界,扎哈·哈迪德是一朵特立獨行的奇葩,被稱為建筑界的“女魔頭”,她通過打破人們的心理慣性而達到創新。她善于打破視覺上的“重力感”,通過對空間的“顛覆”而達到強有力的心理沖擊。

  建筑是城市體系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人們對身邊的標志性建筑爭議越來越多,更多的是源于對身邊環境和諧、視覺感受的一種關注。其實,人們不希望那些敢于挑戰傳統、挑戰自我的建筑師因為拒絕平庸而盲目創新給城市留下“丑陋建筑”,內心渴望能體現城市價值、引領時代風尚,具有親和力的建筑。

  主角缺失:誰來和公眾聊一聊?

  當一個地區的標志性建筑物的“外號”大過“學名”,并在短時間內得到廣泛傳播,除了說明民眾對建筑參與意識在加強,也傳達出一個強烈的信息:公眾對“視覺被暴力”的不買賬和強烈抗議。

  城市建筑和城市雕塑造型的獨特性和象征性是建筑藝術屬性的重要表現。一些國際知名城市,往往在其重要的空間節點布局并構建富有文化底蘊、想象空間的公共建筑、雕塑等,進而形成獨特的個性化標識。

  同濟大學副校長、建筑學教授伍江認為,建筑物造型的公共屬性要求建筑物的美應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取向,決策者、投資者或設計者不應將不符合主流審美取向的個人趣味強加給公眾。

  不過,在一次次的民眾質疑下,建筑本身的決策者、投資者或設計者并沒有回應,形成了這邊漫天議論與那邊無聲無息的狀況。

  有學者表示,審丑是批判文化的一部分,人們不惜以最壞的惡意揣測表面光鮮的事物,因為審丑是對“假美”麻木之后的過度補償。

  伍江教授認為,參照國際慣例,城市地標,尤其是政府投資的公共建筑物,不能以巨大的公共資金去違背公眾的審美要求?,F在引起較多爭議的建筑大多為地方政府投資,因缺乏事前公示,少了市民意見參與的環節,受到公眾質疑就很自然了。

  業內專家表示,當務之急是應建立一套避免走過場的公眾參與機制。在項目前期方案設計伊始,不僅要用文字、圖紙公示,還應有直觀的模型,讓民眾有所感受,進而廣泛征詢意見,投票表決。

  上述在中國看起來很新鮮的方式,其實在很多國家早已是慣例:20多年前,法國總統密特朗力挺貝聿銘的盧浮宮玻璃金字塔,但90%的巴黎人堅決反對,于是貝聿銘在盧浮宮前建造了一個足尺模型,邀請6萬巴黎人前往參觀投票,良性溝通最終使貝聿銘的設計獲得民意上的通過。

  針對本輪建筑審丑風潮,有建筑專家表示,如果說丑陋建筑是一種視覺公害,每個公眾都是受害者,那么對美好建筑越有追求、關注度越高的人受害程度就越高。要改變這個局面,必須在大眾傳播上做更多的努力,讓建筑話題成為不斷見諸媒體的重要話題,成為美術館、博物館等藝術機構的活動主題,才有可能從根本上促進新一代人的思想進化,推動全社會對美觀建筑的集體追求。

    關鍵詞二:懂美

  美的認識:對本土文化要有自覺、自尊、自強的意識

  “我認為好建筑的標準是:它讓大家生活得很愉快,但你不需要特別去關注它,你不會感覺到建筑在那兒。日本設計師深澤直人做了把椅子,把它放在展會上,大家都拿去坐,覺得很普通、很合適,它不突兀,沒有藝術感,它消失在日常生活中。我覺得,這就挺美的?!边@是上周在一家建筑設計網絡論壇上記者看到的一句話,引來了很多設計師的置頂。有人留言說,普通老百姓當下對“大褲衩”、“巨蛋”、“秋褲”等造型的非議,很多其實都不源于審美或審丑,大多是因為這些建筑破壞了古都、古城的風貌,它與周邊格格不入。

  那么,什么是美的建筑呢?

  日前,備受學界矚目的中國建筑學界最高榮譽獎——第六屆梁思成建筑獎揭曉,劉力、黃錫璆兩位建筑師因為注重對中國建筑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榮獲此獎項。

  劉力曾參與數百項大型公共建筑設計,他設計的建筑注重弘揚中國建筑文化的思想精髓,堅持以人為本和天人合一思想,全國人大辦公樓、炎黃藝術館、中央戲曲學院排練場、首都圖書大廈、北京西單文化廣場等多座人們熟悉的標志性建筑均由其主持建成;黃錫璆對公共建筑特別是醫院建筑的平面布置、空間組織作了革命性的變更和創新,提出矩陣排列、庭院格局、暢順交通等理念和手法,最大限度地使醫院建筑與大自然親近和諧,廣東佛山醫院、北京301醫院擴建工程、北京朝陽醫院等成為黃錫璆醫院建筑的代表作。

  建筑不僅僅是冷冰的建筑材料的堆砌,更重要的是與自然相和諧,與周圍環境相融合。“人類的建筑創造活動不僅是建造房子,而是要創造居住與工作環境,包括優美城鄉環境的創造?!鲍@得國家科學技術最高獎的我國著名建筑設計大師吳良鏞一直致力于人居環境科學研究。

  有一個現象雖然不能完全概括當前我國建筑設計的全貌,但值得我們注意,那就是形形形色色的建筑流派紛至沓來,未經消化的“舶來品”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城市原有的文脈與肌理,導致我國的一些城市成了外國建筑師“標新立異”的“試驗場”。

  “漠視中國文化、無視歷史文脈的繼承和發展、放棄對中國歷史文化內涵的探索,顯然是一種誤解與迷失。”吳良鏞十分強調建筑設計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

  正如吳良鏞所說,再也不能面對建筑流派紛呈,莫衷一是,而要首先了解建筑的本質。只有結合歷史、社會、人文背景,用自己的理解與語言、用現代的材料技術,才能設計出有特色的現代建筑。

  我國的建筑師應該在建筑設計中更多地樹立文化自覺與自信,這已是建筑學界的共識,也必將成為時代的呼喚?!拔覀冊趯W習先進的科學技術、創造優秀的全球文化的同時,對本土文化要有一種文化自覺的意識、文化自尊的態度、文化自強的精神,共同企望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眳橇肩O說。

  泛濫地標:把悉尼歌劇院放在故宮邊上,再好看也是失敗的

  在建筑審丑熱議風潮中,記者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越是地標建筑越會獲得令設計者不堪的“外號”,如北京央視大樓、蘇州東方之門。

  大城市建地標,中小城市也建地標。在地標泛濫的今天,人們除了憶起那些有歷史、有豐富文化內涵、讓人溫暖的地標建筑,不禁也問:什么樣的建筑才能稱為地標?

  著名作家葉永烈認為,地標建筑有與眾不同、比較宏偉的特點,但更不能忽視歷史因素。“不是你想建就能建的,需要大家公認,才能成為地標建筑”。葉永烈說。

  對于成為地標的新建筑,人們很容易就想到悉尼歌劇院。這座1973年建成的歌劇院,在2007年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全國勘察設計大師、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胡越說:“它比較獨特,是在水邊,周圍沒什么建筑,相當于在一個很大的廣場中間豎一座雕塑,這個雕塑可隨便想象?!焙秸J為,悉尼歌劇院能成為地標和其獨特的位置有關。

  胡越對什么是地標有很清晰的判斷和觀點,是不是地標的首要問題不是建筑本身,而是政府規劃問題。地標應該是在一座城市整體規劃后,從藝術角度、景觀角度以及重要性去確定某塊地方需要建一座地標,可能是在老城區,也可能是在新興商圈,或者像悉尼歌劇院一樣在一處荒野。

  原建設部副部長、兩院院士周干峙也深有感觸。他是蘇州人,也是蘇州市顧問,可是蘇州建東方之門事先他卻一點也不知道?!斑@種建筑為什么在建設之初不拿出來讓大家一起來討論呢?”周干峙對此很不理解。

  被譽為“中國當代建筑之父”的張永和于1993年成立了非常建筑工作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張永和說:“哪想到,現在的中國建筑比當時怪太多了?,F在可能倒過來,滿大街都是非常建筑,我們在做的才是一種正常的建筑。”

  盡管每個人都可能有自己心目中的地標建筑,但對于成為地標的條件學者們認為有幾個必不可少的原則。在前不久舉辦的“建筑方針60年”座談會上,幾代建筑師一致表示,“實用、經濟、美觀”的六字方針在當下仍然是需要強調的。

  胡越表示:“在北京CBD商圈,在造價、技術允許下,建一座800以上的高樓,做成什么樣子都行?!钡貥瞬皇枪铝⒌模鞍严つ岣鑴≡悍旁诠蕦m邊上,再好看也是失敗的”。

 

返回列表

上一篇:云南招標鬧?。鹤犹摓跤许椖亢鲇?0多家建筑企業
下一篇:人工成本讓建筑企業“壓力山大”

日本丰满的少妇视频一级,久久精品伊人久久精品,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激情综合,精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入口
亚洲中文字幕人成乱码sm | 日韩免费福利视频播放 | 日本摸下面高潮视频 | 一区三区四区国产 |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一区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