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里: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資訊

行業資訊

新地標建筑 讓北京不再北京

發布時間:2012-12-12

一些居民喜歡把這座造價50億元人民幣的建筑叫做“大褲衩”。外國建筑師感慨:“只有在中國才有可能設計出這樣的建筑。”

據消息: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發表文章,題目是“反思奧運靈感啟發下的北京新建筑”,文章摘要如下。

這座都城從未經歷過如此大規模的建筑熱潮。然而,新北京也許未必最適合現代中國。

去年夏天,我站在滿是塵土的空地上,俯瞰赫爾佐格和德梅龍設計公司的最新作品:北京人稱作“鳥巢”的網狀鋼結構建筑。竣工后,這座體育館將舉行有9萬名觀眾的奧運會開幕式。除了目瞪口呆的游客、極高的吊車和嗆人的煙霧,我幾乎什么都看不見。

北京不再像是北京。就在10年前,我還可以在迷宮般的胡同里閑逛,在附近的茶館品茶。如今,我幾乎不認得這個新北京。

人們一度認為,這座靜寂的城市保留著亞洲古老的建筑風韻。如今,它加入上海和香港的行列,不惜一切代價地追求都市化。美國規劃協會的顧問杰夫·索爾說:“北京迫不及待地想要成為一座國際化城市。”幾年來,全球頂級建筑師的注意力偏離了紐約、倫敦和巴黎,著手幫助北京以驚人的速度改變形象。

在這里,全世界最大的機場單體航站樓由英國的諾曼·福斯特設計。壯觀的國家大劇院由法國的保羅·安德魯設計。此外還有菲利普·斯塔克設計的蘭會所。不過,最有氣勢的還是雷姆·庫哈斯設計的中央電視臺大樓。負責該項目的合作伙伴之一奧勒·舍倫說:“只有在中國才有可能設計出這樣的建筑。”

中央電視臺大樓坐落在新建成的中央商務區中心。舍倫說:“5年前,這里除了廢棄的廠房,什么都沒有。”

他回憶說,政府官員當時向他展示的設計圖上標注了300座摩天樓。

夏季的一天,我驅車前往該地。“大褲衩”(中央電視臺大樓的綽號)顯得莊嚴而龐大。片刻之后,我從后視鏡中張望,它看起來像一座“形銷骨立”的危樓。

幸虧并非所有人都忙于除舊布新。去年,一家建在四合院里的高檔酒店正式開業。與這個四合院500年前剛剛建成的時候相比,現在的情形沒有多少變化。街坊鄰居在閑聊,孩子們在胡同里跑來跑去,小販們在出售新鮮水果。顧客很滿意,客房差不多已經預訂到了奧運會前后。

2030年前,這座適宜漫步的城市里有大約6000條胡同縱橫交錯,如今卻只剩下不到1000條。奧運會結束后,預計大批農民和民工將再次擁入北京。

返回列表

上一篇:習近平總書記的建筑工程“情緣”
下一篇:數地王壓身 雅戈爾短期債高達174億元陷入困境

日本丰满的少妇视频一级,久久精品伊人久久精品,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激情综合,精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入口
日本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 欧美国产伦久久久久 | 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四 | 最新精品国产AV资源网 | 亚洲国产二区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