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里: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資訊

行業資訊

保障房產業化瓶頸待解

發布時間:2012-10-17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北京市考察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情況時指出,對住房質量問題要實行“零容忍”,嚴格責任追究,該賠償的要賠償,該清出市場的要清出市場。

就在同一天,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發改委等部門下發通知,要求在保障性住房建設中推進住宅產業化。

中國建筑標準研究院執行總建筑師劉東衛在接受《中國建設報·中國住房》記者采訪時對此解讀稱:“當前的設計和建造方式是無法為如此大量與快速的保障性住房建設提供技術支撐的,采用產業化思路下的住房標準化工業化的設計和建造方式,容易實施且可保證最終的品質。”然而,目前保障性住房產業化發展仍處初級階段,產業化程度不高、規模不大、技術體系不完善等瓶頸待解。

成本的羈絆

此前,深圳、合肥、沈陽等地已紛紛在保障性住房建設中開展了產業化的試點,如今部分項目即將完工。其中,位于合肥的首棟住宅產業化公共租賃房--天門湖項目3號樓,現已全面進入工程正式竣工前的內部裝修階段。據該項目施工方介紹,該項目的樓板、墻體、樓梯等,都是在工廠加工為成品后運到施工現場進行組裝。

施工方對項目進行綜合成本測算得出結論:采用產業化方式“裝配”建造的住宅,工期將比傳統建造方式縮短近1/3,同時不受天氣影響工程進度,樓層板、墻體板的統一生產,保證了質量。但同時無法回避的問題是,項目單位面積成本卻高出傳統施工工藝的7.1%

對此,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技術開發處處長葉明指出,由于裝配式住宅施工機械化程度高,前期施工在機械設備上需要大筆投資,這對企業資金實力形成考驗。同時,如果建筑面積較小,單位面積成本就會較高,在成本上得不償失。

同時,據相關人士透露,雖部分城市對保障性住房產業化的嘗試正逐步展開,但受成本及相關認知程度限制,目前產業化規模仍不夠大且程度不高。一些城市的保障性住房產業化建設實際成了政府的面子工程,僅對建筑外墻實施裝配式建造,而內部樓板、墻體往往被忽略。

葉明告訴記者,擴大建筑面積雖是縮減成本的一種比較直接的方式,但要從根本上降低裝配式住宅的工程成本,還要從房屋設計、構件生產等環節著手,從全產業鏈的角度來思考。“目前我們在積極地培育市場,一旦規模上來就能體現出來效益。”

而在近日傳來消息,安徽建工學院與安徽寶業正式全面展開校企合作,將探討如何進一步降低“裝配”住宅造價。

主導權爭議

推進保障性住房產業化試點的城市不止合肥。記者從沈陽市城鄉建設委員會了解到,繼2011年采用產業化建設1萬套公共租賃房后,今年將再建1萬套,并計劃到2015年,裝配式現代建筑總面積將超過1000萬平方米。據介紹,沈陽市保障性公共租賃房建設將住宅主體結構采用裝配化混凝土結構構件的同時,裝修采用環保節能的裝配式的整體衛浴和整體式櫥柜等部品。

黑龍江宇輝建設集團董事長劉文清告訴記者,目前沈陽、合肥等地政府對保障性住房實行產業化建設非常認可,并對有能力建設的企業給予相應的扶植和鼓勵政策。“目前合肥政府正在邀請企業去洽談,吉林政府也在以開放的胸懷去做事。”他認為,一個城市保障性住房產業化發展的程度與各地政府對產業化的認可程度密切相關。

但事實上,并非所有的城市都能像沈陽一樣對未來有著明確的計劃。盡管一些產業化試點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但劉東衛坦言:“目前,大量的保障性住房建設多以開發商代建的方式為主,一些代建開發商對產業化的基本認識不清。雖然各地正在加大政府引導的力度,產業化技術應用與否的實際決策權掌握在項目代建開發商的手中,政府部門難以‘主導’實施,再加上保障性住房建設的產業化技術研發正處于應用的初級階段,真正較為全面實施產業化技術水平的項目極少,總體來看進展仍不大。”他認為,以產業化技術建造保障性住房,首先要將標準化設計、部品化應用、工業化建造的思想貫徹到設計和建造當中,既要保證建造時間又要確保質量和品質,就解決根本途徑來說,保障性住房產業化的設計標準化與建造工業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技術體系訴求是什么制約了產業化發展的腳步?葉明認為,當下的關鍵是要有一套完備的技術體系作支撐,并得到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他強調,裝配式建造的好處不僅在于成本的降低,更多的效益在于未來產業結構的調整。

據劉文清透露,從技術體系的完善到政策的引導,項目最終落地仍需要地方政府的認可與扶植。目前很多城市的政府部門對產業化的認可程度不高,對相關企業的態度也不夠積極。

而從目前發展情況來看,葉明的觀點是,企業對實施裝配式建造還有所保留,積極性很高,但真正做的不多。同時一些企業想做產業化但無標準可依,地方政府雖有相應的標準但仍不夠完善。他認為,保障性住房產業化的發展還需在技術體系上進一步完善,從政府層面來正確地引導市場,同時保證制度、審批程序、管理模式相應地跟進。

政府“主導”的公共租賃房建設易于實施產業化技術,既可降低成本、提高速度,最終又能保證質量。劉東衛如是說。

他同時表示,保障性住房產業化發展在其體系化和標準化程度上還有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設應不僅關注建設速度、土地、資金、數字指標的層面,應更加重視標準化設計與建造方式,保障其建設向品質、綠色節能的、惠及社會和大眾的宜居產品方向發展,逐步實現住宅設計的標準化、生產部品化、供應系列化。

返回列表

上一篇:建筑業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綠肥紅瘦”
下一篇:60家建筑企業入圍2012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日本丰满的少妇视频一级,久久精品伊人久久精品,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激情综合,精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入口
伊伊综合网在线视频免费 | 亚洲人成aⅴ在线播放橙子 中文AV高清不卡在线 | 亚洲专区日本专区 | 天天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日本视频 | 亚洲天堂午夜影院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