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里: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資訊

行業資訊

沈陽規劃新目標 建成“國家中心城市”

發布時間:2012-06-27

沈陽提出要建成國家中心城市

  中心城區規劃人口達到735萬;四環以里都是中心城區;人均居住面積提高到35平方米

  城鎮布局

  一城六軸打開城鎮空間;規劃建設8個新城;規劃建設10個新市鎮

  主城規劃

  行政中心選定渾南;三環以內和渾南建成主城;一廊兩街打造成市級中心

  到2020年,這座城市將如何成長,市民生活將會發生怎樣改變?626日,沈陽市翻開了歷時7年精心編制的發展藍圖——《沈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草案,其中描繪的未來沈陽,令人向往,沈陽要建成“國家中心城市”。

  《沈陽市城市總體規劃 (2011-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將沈陽市的城市性質定位為遼寧省省會、國家中心城市、國家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規劃》將沈陽市的定位由東北地區中心城市,提升為國家中心城市。

  同時,《規劃》還明確了沈陽市作為國家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與科技創新產業基地;國家重要的國際交流中心和文化產業基地;國家綜合交通和信息樞紐;東北地區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東北地區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沈陽經濟區核心城市的城市職能。

  四環內都是“中心城區”

  以“金廊、銀帶”為骨架,構建“一主、四副”的城市空間結構。中心城區以四環路為基礎,面積達1545平方公里。其中,規劃人口735萬人,建設用地730平方公里。

  中心城區將重點強化國家中心城市核心職能,全面提升先進裝備制造、金融中心、商務會展、區域物流、科技研發和文化創新等功能,加強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推進多邊經貿合作和國際交流,形成輻射、帶動東北地區乃至全國的樞紐與中心。

  一廊兩街成市級中心

  以金廊、銀帶為骨架,建立“市級中心、市級次中心、地區中心、片區中心”四級公共中心體系,形成梯度覆蓋、便捷可達的“多中心”服務網絡。

  市級中心,是面向區域的綜合性服務中心。主要包括金廊、太原街地區、中街-小東路地區等區域。金廊重點發展金融、商貿、商務、文化、體育等功能。太原街及中街-小東路地區重點發展現代商業,提升文化、旅游等服務功能。

  市級次中心,是市級綜合服務功能的重要補充。結合副城和渾河沿線建設,規劃道義、永安、張士、會展中心、新南站、曹仲、東塔、南塔、西塔9個市級次中心。

  地區中心,結合地區發展,規劃長江街、興華街、長白、沙嶺、丁香、望花、虎石臺、蘇家屯等多個地區中心。

  人口:1130萬人均居住面積:35平方米

  規劃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1130萬。調整居住用地布局,引導居住人口向副城轉移;規劃人均居住建筑面積從目前的31平方米提高到35平方米。

  在渾南建市級行政中心

  《規劃》提出,沈陽市將在渾南主城建設市級行政中心,老城區行政辦公用地以局部調整和優化為主,原則上不再增加行政辦公用地。

  渾北主城繼續建設太原街、中街、金廊沿線、和平金融街、曹仲次中心、東塔次中心、南塔次中心、西塔次中心等重要城市商業中心區。

  副城重點規劃建設南站商務區、會展中心次中心、道義次中心、張士次中心、永安次中心等商業中心區。合理控制預留地區及社區級商業設施用地。

  結合渾河沿線、渾南新城中心等地區及方城、中山路等歷史文化街區改造,加快建設文化藝術中心、博物館、影劇院、科技館、圖書館等文化設施,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綜合服務能力。

  地下空間將達5000萬平方米

  加強地下公共空間的連通整合,構建交通、市政、防災、人防、商業等綜合功能協調發展的地下空間網絡,完善城市功能。地下空間將從目前的 1222萬平方米至少達到5000萬平方米。

  地下空間開發利用以地鐵網絡為骨架(線),以市級中心和次中心為重點地區(面),以地鐵站、重要交通樞紐和地區中心為節點(點),形成點、線、面相結合的網絡化布局結構。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規劃》加強東部山區及河流水域等生態環境的整體保護。重點保護好棋盤山風景名勝區、怪坡風景區、白清寨及隕石山自然保護區等生態資源。

  《規劃》以生態環境保護為主線,充分利用景區的自然和地域人文資源,提升服務功能品質,建設成為沈陽的綠肺和面向全國的休閑旅游勝地。

  ■鏈接

  沈陽歷史上四次城市總體規劃

  《奉天都邑計劃》(1938-1953年)

  是沈陽市歷史上第一個完整的、并付諸實施的現代城市總體規劃。

  《沈陽市城市初步規劃》(1956-1985年)

  在總體上確定了以市府廣場為中心的南北軸線,規劃建設鐵西、東塔、三臺子等三個大型的工人村,并在南湖和北陵形成了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集中的兩個新的文化生活區。

  《沈陽市城市總體規劃》(1979-2000年)

  規劃建設新北站,遷出市內原有機場(滑翔機場和東塔機場),原有機場用地改作生活居住用地,并在市郊規劃新建大型國際機場;改造和完善太原街、中街、北市場等市級商業中心。

  同時規劃建設新北站站前商業區和皇姑北行、鐵西興順等三個市級商業區。

  《沈陽市城市總體規劃》(1996-2010年)

  除了 “遼寧省省會”、“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之外,更著重強調了“全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東北地區最大的中心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的內容。這次規劃更加注重提升城市的服務功能,從而將沈陽建設成為現代化城市,實現由單一工業生產基地向現代化經濟中心的轉變。提出核心區“跨渾河”發展,將沈陽核心區的建設重點由渾河北岸南移,通過開發建設渾河南岸地區,將渾河變成城市內河。

  建設大沈陽都市區

  沈陽將充分發揮區域中心城市的核心帶動作用,深化沈陽經濟區綜合配套改革,加快沈陽經濟區一體化建設,構建大沈陽都市區,推動沈陽經濟區發展成為我國重要的增長極與東北亞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

  在沈陽經濟區范圍內,以沈陽為核心,依托沈撫、沈本、沈遼鞍營、沈鐵、沈阜五條城際連接帶,采取同城式、珠鏈式和區域組團式的布局模式建設新城、新市鎮,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步伐,提高城鎮化水平,形成布局合理、優勢互補、協調發展、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沈陽都市區新格局。

  “一城六軸”打開城鎮發展空間

  遼河以北以生態保護為主,遼河以南以城鎮發展為主。強化中心城區、新城及復合交通走廊的支撐和拉動作用,形成“一城、六軸”的城鎮空間布局結構。

  “一城”指中心城區。 “六軸”指沈山、沈大、沈撫、沈本、沈阜和沈鐵(康法)六條城鎮發展軸。規劃形成中心城區、新城、新市鎮、一般鎮四個等級的城鎮體系結構。

  加強區域內產業、人口和城市服務功能的集聚發展,成為帶動城鄉統籌發展的綜合性區域中心。規劃8個新城,總人口187萬。

  沈撫新城。是沈陽經濟區同城化發展的先導突破區和示范區,是以文化創意、休閑度假、商務物流及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的濱水生態新城。規劃用地規模45平方公里,人口40萬。

  沈北新城。是以新型建材、精細化工、通航等新興產業為主導的綜合型新城。規劃用地規模12平方公里,人口10萬。

  佟溝新城。是城市南部臨空產業、會議展覽和旅游休閑新城。規劃用地規模12平方公里,人口10萬。

  胡臺新城。是以包裝印刷等新興產業為主導的綜合型新城。規劃用地規模12平方公里,人口10萬。

  遼中(近海)新城。是區域性保稅物流中心、國家級環保產業基地和生態宜居新城。規劃用地規模33平方公里,人口30萬。

  新民新城。是沈陽西部以醫藥、食品、石化及紙業為主導的現代工業新城。規劃用地規模33平方公里,人口30萬。

  法庫新城。是沈陽北部的新興產業基地、區域中心市場和現代田園城市。規劃用地規模33平方公里,人口30萬。

  康平新城。是沈陽北部濱湖生態新城,重要的新能源、新材料基地。規劃用地規模30平方公里,人口27萬。

  另外,沈陽市還將依托建制鎮和涉農街道,規劃建設10個新市鎮,平均人口規模3萬至 5萬。包括大民屯、興隆堡、清水臺、興隆臺、茨榆坨、姚千戶、前當堡、光輝、細河、沙河。并建設50個人口規模1萬人左右的一般鎮。

  以“金廊、銀帶”為骨架

  構建“一主四副”城市空間結構

  以“金廊、銀帶”為骨架,構建“一主、四副”的城市空間結構。“一主”指城市主城,包括三環內

  用地及渾南新城。“四副”是主城綜合服務職能拓展和城市核心生產職能發展的主要區域,包括鐵西產業新城、蒲河新城、渾河新城和永安新城。三環內相對集中發展,三環外采取分散組團式發展,構建多中心的城市空間結構。值得一提的是,在建設副城過程中,沈陽市將從東北、西北、西南及東南四個方向建設生態綠楔。綠楔內突出生態環境的保護,控制建設用地規模,對現在建設用地進行整理和組團式低密度的開發建設。

返回列表

上一篇:世界上最傾斜的建筑:阿聯酋“首都之門”
下一篇:中國建筑巨頭兵敗歐洲的教訓

日本丰满的少妇视频一级,久久精品伊人久久精品,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激情综合,精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入口
亚洲欧美另类国产制服图区 | 鲁鲁天天在线视频 | 天堂国产人综合亚洲欧美 | 亚洲国产成在人网站天堂网 | 丝袜美腿国产综合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