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多管齊下力促進土地高效利用
發布時間:2011-05-20
土地供需形勢嚴峻,全國批而未用土地數量卻相當可觀,針對這種現狀,國土資源部將加大力度,多管齊下,促進大量批而未用土地盡快利用。這是記者從5月18日國土資源部召開的嚴格規范土地管理促進批而未用土地利用視頻會議上獲悉的。
根據此前國土資源部和有關省市聯合進行的調研情況,當前土地供需形勢十分嚴峻。與此同時,全國批而未用土地數量卻相當可觀,利用潛力較大。
作為“十二五”開局之年,今年各地用地需求猛增,土地供需矛盾突出,集中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各級各類區域發展規劃相繼頒布實施,大規模建設集中啟動;二是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大量上馬;三是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加快發展,城鎮、工業園區和新農村建設等用地需求呈加快增長態勢;四是城鄉住房用地增長快,用地需求持續增長。
土地變更調查和土地市場動態監測反映的數據顯示,全國批而未用土地數量相當可觀,批后供地率較低。“如果能充分利用好這部分土地,可以大大緩解當前土地供應矛盾”,國土資源部有關負責人稱。
如何解決批而未用土地的利用問題?國土資源部表示,將加大力度,多管齊下,促進批而未用土地盡快利用起來。會議提出,要以“節約上水平,紅線不能碰,秩序不能亂”為總體要求,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堅持供需雙向調節,統籌調控用地總量,合理追加增量,積極盤活存量,節約集約用地,堅持疏堵結合,嚴格依法監管,主動防范化解違法用地,不斷完善土地利用和管理政策,努力提高服務發展、促進轉變的能力和水平。
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贠小蘇提出,要實行差別化管理,依法促進批而未用土地的利用。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要抓緊核實2007年~2010年已批未供土地情況,依法促進批而未征土地及時開發利用,加快建立批而未用指標考核體系,嚴控新增建設用地規模,完善批而未用土地監管的長效機制。
他特別提出,要以節約集約為重點,多形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一是強化土地利用規劃計劃對建設用地供應的管控和調節作用,支持鼓勵各地改革土地利用計劃管理方式,變分散、平均、靜態管理為統一、差別、動態管理。二是強化用地標準對建設用地行為的約束作用,不斷完善各行業建設用地管理政策和標準,加強對各類開發(園)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管理。三是盤活存量建設用地,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促進化解用地供求矛盾。建立健全節約集約用地的評價考核獎懲制度,加強動態監測監管,加大節約集約用地各項政策措施的執行力度。
在當前各地用地需求大幅增加的情況下,治理違法違規用地形勢嚴峻,反彈壓力增大。據稱,全國發現違法用地宗數、涉及土地面積特別是耕地面積同比、環比均上升;中西部地區違法違規用地比重大;水利設施項目用地違法違規問題有所顯現;以集體土地流轉為名違法占用農用地等苗頭性、傾向性違法違規用地問題增多。對此,贠小蘇強調,要進一步健全地方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的執法監管共同責任機制,加大土地執法監察力度,確保地根不松、秩序不亂。